近期,从事家政服务的王女士发现自己的双手又开始出现熟悉的症状:皮肤干燥、紧绷,伴随着细小的裂纹和难以忍受的瘙痒,严重时还会出现出血和疼痛,甚至夜晚痒到无法入睡。这种情况,在医院皮肤科诊室中并不少见。
深秋时节,气温骤降,空气中湿度大幅下降,皮肤水分流失速度增加30%以上,这种环境变化正悄然引发一种特定季节性疾病——干燥性湿疹。而手作为我们日常使用最频繁的部位,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成为湿疹的易发部位。因而“手部湿疹如何治疗”等问题,也成了患者就诊时最关心的问题。
了解病因:手部湿疹的多种面貌
干性手部湿疹,也称手部皮炎,是一种常见皮肤病,可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或出现鳞屑、皲裂、苔藓化等继发损害,并伴有明显瘙痒。临床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水疱大疱型:常见于急性期,出现蜂窝状水疱;
角化过度型:即“干性手部湿疹”,以干燥、脱屑、裂口为主;
混合型:多种皮损同时存在。
干性手部湿疹的核心问题,其实是皮肤屏障严重受损,皮脂减少、水分持续流失,导致外界刺激物更容易侵入,引发炎症和瘙痒。而反复搔抓又会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形成“越抓越痒、越痒越抓”的恶性循环。
手部湿疹如何治疗:标本兼治,减少复发
在中医看来,手部湿疹往往与“血虚风燥”有关,可以理解为身体内部津液不足,加上外界干燥环境影响,导致皮肤失去滋润,从而出现干燥、脱屑和瘙痒。治疗的重点是“养血润燥、祛风止痒”,既补充身体所需水分和营养,又祛除引发瘙痒的“风邪”。
临床上常使用像玉林湿毒清胶囊这样的中成药,其配方遵循中医“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念,通过九味中药相互配合,共同起到养血、祛风、清热、止痒的作用:
君药生地黄:清热凉血,从根源减轻血热引起的皮肤发痒;
臣药当归、丹参:补血活血,改善皮肤干燥的“土壤”,促进修复;
佐药苦参、白鲜皮、黄芩:清热燥湿,帮助身体抵抗外邪刺激;
使药甘草:调和药效,保护肠胃,减少不适。
通过口服,这款药物从内部调理体质,相当于给皮肤“深层保湿”,加强自我修复力,从而减少湿疹反复发作,尤其适合反复性湿疹患者。
用药小贴士
剂量:成人每次3–4粒湿毒清胶囊,一日3次,饭后温水送服;孕妇及阳虚便溏者慎用。
外用顺序:先涂保湿霜打底,再局部点涂药膏;激素药膏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后可改用非激素类外用药或单纯保湿维持。
停药信号:连续两周无新裂口、瘙痒明显减轻,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停。
生活养护
洗手:用温水(不超过38℃),时间控制在30秒内,选用无皂基洗手液;
保湿:每次洗手后3分钟内及时涂抹护手霜,夜间可戴纯棉手套加强保湿;
防护:做家务时佩戴双层手套——内层棉质、外层材质,隔绝清洁剂;
饮食:多摄入胡萝卜、深海鱼类,补充维生素A和ω-3脂肪酸;避免辛辣与酒精;
作息尽量23点前入睡,熬夜易加重内风,影响恢复。
手部湿疹如何治疗?关键在于:短期应急修屏障,长期内调祛风养血。玉林湿毒清胶囊依托经典九味组方,从改善内在体质入手,为干裂疼痛的双手提供根本性的调理之道,帮助摆脱反复发作,重获柔润双手,四季安心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