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医药新闻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印发

  • 发布日期:2020-11-10 21:04:01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印发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印发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进一步完善了中医辨证治疗方案。


2020年版《诊疗方案》完善了儿童流感临床表现、并发症等相关内容,增加了流感与“新冠肺炎”的鉴别诊断,进一步规范了流感抗病物使用方法。


在中医治疗方面,2020年版《诊疗方案》在轻症辨证治疗方案中,对“风热犯卫”“热毒袭肺”两种情况的症状、舌脉、基本方药等予以进一步完善。同时还增加了“风寒束表”“表寒里热”两种轻症辨证治疗方案。其中,“风寒束表”的症状为发病初期,恶寒,发热或未发热,无汗,身痛头痛,鼻流清涕。舌质淡红,苔薄而润,脉浮紧。治法应遵循辛温解表。基本方药为麻黄汤加味,炙麻黄6g,炒杏仁10g,桂枝10g,葛根15g,羌活10g,苏叶10g,炙甘草6g。常用中成药包括九味羌活丸(颗粒)、正柴胡饮颗粒、感冒清热颗粒(胶囊)等。“表寒里热”的症状为恶寒,高热,头痛,身体酸痛,咽痛,鼻塞,流涕,口渴。舌质红,苔薄或黄,脉数。治法应遵循解表清里。基本方药为大青龙汤加减,炙麻黄6g,桂枝10g,羌活10g,生石膏(先煎)30g,黄芩15g,知母10g,金银花15g,炙甘草6g。常用中成药包括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等。


在重症辨证治疗方案中,2020年版《诊疗方案》将“热毒壅肺”改为“热毒雍盛”,并对其与“热毒内陷,内闭外脱”情况的症状、舌脉、治法、基本方药等都进行完善与修改。此外,2020年版《诊疗方案》提出,涉及到超药典剂量,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使用。如病情有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辨证论治。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中医治疗部分


中医治疗


1.轻症辨证治疗方案


(1)风热犯卫 症状: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口干。


舌脉:舌质边尖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基本方药:银翘散加减。 银花15g 连翘15g 桑叶10g 菊花10g 桔梗10g 牛旁子15g 芦根30g 薄荷(后下)6g 荆芥10g 生甘草3g


煎服法:水煎服,1日2次。


加减:苔厚腻加藿香10g、佩兰10g;咳嗽重加杏仁10g、炙枇杷叶10g;腹泻加黄连6g、葛根15g;咽痛重加锦灯笼9g、玄参15g。 常用中成药: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类,如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清开灵颗粒(胶囊、软胶囊、片)、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丸(颗粒、胶囊、软胶囊、片)等。 儿童可选儿童抗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2)风寒束表 症状:发病初期,恶寒,发热或未发热,无汗,身痛头痛,鼻流清涕。 舌脉:舌质淡红,苔薄而润,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


基本方药:麻黄汤加味。


炙麻黄6g 炒杏仁10g 桂枝10g 葛根15g 羌活10g 苏叶10g 炙甘草6g


煎服法:水煎服,1日2次。


加减:咳嗽咳痰加前胡10g、紫菀10g、浙贝母10g。


常用中成药:九味羌活丸(颗粒)、正柴胡饮颗粒、感冒清热颗粒(胶囊)等。


(3)表寒里热


症状:恶寒,高热,头痛,身体酸痛,咽痛,鼻塞,流涕,口渴。舌脉:舌质红,苔薄或黄,脉数。


治法:解表清里。


基本方药:大青龙汤加减。


炙麻黄6g 桂枝10g 羌活10g 生石膏(先煎)30g 黄苓15g 知母10g 金银花15g 炙甘草6g


煎服法:水煎服,1日2次。


加减:舌苔腻加藿香10g、苍术10g;咽喉红肿加连翘15g、牛蒡子10g。


常用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等。


(4)热毒袭肺


症状:高热,咳喘,痰黏、痰黄、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


舌脉: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基本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


炙麻黄9g 杏仁10g 生石膏(先煎)45g 知母10g 浙贝母10g 桔梗10g 黄苓15g 瓜蒌30g 生甘草10g


煎服法:水煎服,1日2次。


加减:便秘加生大黄(后下)6g、厚朴6g。


常用中成药: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类,如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金花清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银黄口服液(颗粒、胶囊、片)等。


儿童可选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口服液)等。


2.重症辨证治疗方案


(1)毒热壅盛


症状: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咳嗽,喘促短气,少痰或无痰,便秘腹胀。


舌脉:舌质红绛,苔黄或腻,脉弦滑数。


治法:解毒清热,通腑泻肺。


基本方药:宣白承气汤加味。


炙麻黄9g 生石膏(先煎)45g 杏仁10g 瓜蒌30g 知母15g 鱼腥草30g 葶苈子15g 黄羊15g 浙贝母10g 生大黄(后下)6g 赤芍15g 丹皮12g


煎服法:水煎服,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也可鼻饲或结肠给药。


加减:高热神昏加安宫牛黄丸1丸;喘促重伴有汗出乏力者加西洋参15g、五味子12g。


(2)毒热内陷,内闭外脱


症状:神识昏蒙,唇甲紫暗,呼吸浅促,或咯吐血痰,或咯吐粉红色血水,胸腹灼热,四肢厥冷,汗出,尿少。


舌脉:舌红绛或暗淡,脉微细。


治法:益气固脱,泻热开窍。


基本方药:参附汤加减


生晒参30g 黑顺片(先煎)10g 山萸肉30g 生大黄(后下)10g 生地30g 丹皮12g 炒山栀10g


煎服法:水煎汤送服安宫牛黄丸1丸,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也可鼻饲或结肠给药。


3.恢复期辨证治疗方案


气阴两虚,正气未复


症状:神倦乏力,气短,咳嗽,痰少,纳差。


舌脉:舌质淡,少津,苔薄,脉弦细。


治法:益气养阴。


基本方药:沙参麦门冬汤加减。


沙参15g 麦冬15g 五味子10g 浙贝母10g 杏仁10g 青蒿10g 炙枇杷叶10g 焦三仙各10g


煎服法:水煎服,1日2次。


加减:舌苔厚腻加芦根30g、藿香10g、佩兰10g。


注:


1.涉及到超药典剂量,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使用。


2.妊娠期妇女发病,治疗参考成人方案,避免使用妊娠禁忌药。


3.儿童用药可参考成人治疗方案,并根据临床实际调整用药。


4.如病情发生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