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达仁堂清宫寿桃丸:阿尔茨海默病防治中的中药智慧之光

  • 发布日期:2025-09-22 10:33:20

2025年9月21日是第32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早防早治,守护认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阿尔茨海默病(AD)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在全球范围内显著上升。成为让无数家庭陷入困境的“记忆杀手”,在这场全球性的健康战役中,清宫寿桃丸以其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贡献了中医药力量。阿尔茨海默病:不容忽视的老年健康危机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大脑中的神经元,导致记忆、思考、行为和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渐衰退。它并非正常的衰老过程,而是一种需要专业诊断和治疗的疾病状态。据统计,我国痴呆患病人数约占全球的1/4,其中阿尔茨海默病痴呆占比高达60%至80%,是导致老年人失能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工作已迫在眉睫。

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往往较为隐匿,但仔细观察仍可发现一些端倪。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包括:

记忆减退:尤其是近期记忆的丧失,比如经常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重复提问或忘记重要的约会。

认知功能障碍:在处理复杂任务时感到困难,如计算账目、规划行程或理解新信息。

语言障碍:找词困难,说话时停顿增多,甚至无法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

定向力丧失:对时间、地点或人物的混淆,比如忘记今天是几号、身处何地或不认识熟悉的人。

情绪与行为改变:情绪波动大,易怒、焦虑或抑郁,以及行为上的异常,如无目的的徘徊、收集无用物品等。

该疾病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照护负担。记忆的逐渐消逝,让曾经亲密无间的亲人变得陌生,家庭的温馨与和谐被病痛一点点侵蚀。因此,提高公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推动早期筛查与干预,成为缓解这一危机的关键。

清宫寿桃丸:科研突破下的中国式解决方案

面对阿尔茨海默病这一世界性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界首位长江学者田金洲教授,凭借其深厚的中医底蕴和前沿的科学研究,创建了阿尔茨海默病序贯疗法,为AD防治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其中,清宫寿桃丸作为田金洲院士团队中西医结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成果,展现了中药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的独特魅力。

由田金洲院士团队牵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等17家权威医院参与的《清宫寿桃丸治疗遗忘性轻度认知损害—一项52周随机、双盲临床实验》显示,清宫寿桃丸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遗忘性轻度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且可能降低痴呆转化率(Δ8.85%),同时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

这一科研成果不仅为清宫寿桃丸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使其被纳入《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2020年版),成为AD前驱期推荐的治疗方案之一。指南指出,清宫寿桃丸对前驱期AD认知有益,早期以补肾为主的治疗策略贯穿全程,与常规西药联合使用,可产生协同增效作用,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和行为,且早期获益大于晚期。

面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挑战,社会各界需即刻行动起来,增强公众意识,推动预防和治疗策略的普及。让我们携手清宫寿桃丸,用科学的武器对抗遗忘,用爱与关怀守护每一份珍贵的记忆,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老龄化社会。